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格局重塑的浪潮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隨著技術創新不斷突破,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新能源汽車在高寒、高溫、高原等極端環境下的產品質量和性能表現受到廣泛關注。
6月13日,“汽車極端環境測試評價標準體系搭建及應用”工作組啟動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成功召開。這標志著汽車行業在規范評測標準、提升產品質量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對此,包括江汽集團、領克汽車、北汽集團、鴻蒙智行、奇瑞汽車、AITO汽車、智界汽車、東風日產、賽力斯汽車、廣汽集團、北京現代、零跑汽車、嵐圖汽車、極氪、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猛士科技等在內的眾多品牌積極發聲,支持官方下場。
標準體系搭建,行業迎來重要“標尺”
我國地域廣闊、地貌復雜多變,氣候、地理環境的多樣性對汽車的性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特別是在極端氣候條件下,如嚴寒的冬季和酷熱的夏季,汽車的耐用性、適應性及安全性能都會受到嚴峻考驗。因此,建立汽車極端測試評價標準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與新能源技術突飛猛進、消費需求快速提升的現狀不相匹配的是,行業內關于新能源汽車復雜極端環境的測試標準尚不完善。
目前,汽車極端環境測試往往由新媒體和自媒體自發進行,但因為缺乏專業的測試設備和方法,無法采用系統的測試流程,從而導致方法不科學、結果不準確、過程不規范等一系列問題。
例如,在模擬高溫環境時,可能只是簡單地將車輛停放在陽光下暴曬,而沒有考慮到溫度變化的速率、持續時間以及車內外溫度的差異等因素;在模擬低溫環境時,如果測試方法不當,可能會導致車輛的某些部件出現故障,但這并不意味著該車型在真實的低溫環境下也會出現問題。
汽車測評一旦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標尺”作用也不復存在。因此,聚焦測試方法、共建標準體系成為破局關鍵。
隨著啟動會的召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極端測試評價標準體系搭建及應用”工作組將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統一的汽車極限測試評價體系,依托國內有利的地理環境,對汽車進行更科學的嚴苛測試,為消費者提供復雜極端環境下汽車性能的客觀評價。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對于汽車極端測試國家標準體系搭建表示了強烈支持:“好事情!汽車極端測試非兒戲,嚴謹、科學、專業、公正缺一不可,我們強烈支持搭建汽車極端測試國家標準體系!期待能與行業共同努力,為廣大用戶打造更高品質的好產品,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官方下場,不僅為汽車消費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標準,更有利于推動品質升級,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未來,汽車極端環境測試評價標準體系成熟后,有些測試標準或將成為國家標準體系的有益補充。
首次官方夏測,眾品牌“摩拳擦掌”
據悉,國家極限檢驗中心將于本月在新疆吐魯番火焰山試煉場執行夏季用車場景測試科目和標準的驗證,這無疑是挖掘車輛極限產品力的絕佳機會,目前,已有多家車企表示將積極參與本次“中汽夏測”。據悉,問界M9、問界新M7 Ultra、智界S7已確認將參加6月在吐魯番進行的中汽中心夏季測試!
此前,不少短視頻達人做過小范圍的高溫測試,甚至有行業媒體舉辦過一定規模的夏測,但不可避免存在“一邊做測評一邊做經營”的現象,也使得測試結果帶有主觀性和誤導性。而官方的介入,意味著表面標榜專業,實則博流量的“合作指南”式測試將徹底完結。
官方汽車極端測試作為汽車質量的重要衡量指標,通過嚴格的評價標準體系,更容易發現汽車在常規環境中不易察覺的缺陷。對于以電池為“心臟”的新能源車型,在如此高負荷的極限條件下行駛,更是嚴峻的考驗。無疑,通過此次測試,對于汽車品牌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將起到極其有益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官方測試結果為消費者選購產品提供真正的參考意義。以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為例,更嚴格、更全面的安全性能測試,給予了消費者更加系統、客觀的車輛安全信息,這對于購車者而言,可以幫助他們選擇更加安全可靠的汽車。
此次夏季極端環境測試,由官方主導,確保了測試的公正性和權威性。這不僅是對汽車產品的一次全面檢驗,更是對整個汽車產業的一次推動,為汽車產品的進一步優化和產業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