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王云課題組,多年來對室內打印機、復印機等電子產品排放的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進行了系列研究。近日,《環境地球化學與健康》雜志在線發表了課題組的論文“打印店內顆粒物暴露評估和特征研究”。
打印店顆粒物暴露水平及其理化特征。(課題組供圖)
王云介紹,顆粒物污染是空氣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可危害人類健康,引發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等疾病。人們大約90%的時間是在家庭、辦公室、學校等室內環境中度過,因此接觸到室內顆粒物的機會比大氣顆粒物更多。隨著打印機、復印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其工作時釋放的顆粒物已成為室內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人體長期吸入暴露于打印機釋放顆粒物會導致諸多健康影響。
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長期吸入打印機釋放顆粒物,會導致打印店員工的肺功能參數降低和血壓參數升高,且工齡超過10年的打印店員工心肺功能參數變化更為明顯;健康青年在打印店短期吸入打印機釋放顆粒物(每天2小,持續7天),可改變心率變異性參數;并在打印機釋放顆粒物吸入暴露的動物體內,觀察到呼吸道和全身系統炎癥反應,且在高暴露水平下健康危害更顯著。
顆粒物的危害與其粒徑(粒徑是指顆粒的尺寸大小,球形的顆粒一般指的是球體的直徑大小)及化學成分密切相關。粒徑越小的顆粒物,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且粒徑越小的顆粒物,具有越強的吸附能力,表面可以吸附各種化學物質,使其組成成分十分復雜。
為準確評估打印機釋放顆粒物的健康風險,課題組對一高校校內打印店進行現場監測,比較分析了打印復印量不同的2個時期內,打印店室內環境中的顆粒物濃度差異;并在店內采集打印機釋放顆粒物和墨粉樣品,比較分析顆粒物的形貌、粒徑和化學組成。
研究發現,打印店內顆粒物的暴露水平會隨著打印復印工作時間與工作量增加而增加,PM10、PM2.5、PM1最高質量濃度分別為212.73、91.48、80.59 μg·m-3,PM1最高數量濃度為1348.84 P·cm-3。打印機釋放顆粒物(PEPs)和墨粉主要是由粒徑不同的近圓形和不規則形狀的顆粒物組成的復雜混合物。
相比墨粉,打印機釋放顆粒物的粒徑更小,并含有更多的有機組分和金屬元素。
王云表示,該研究明確了打印店內顆粒物的職業暴露水平及其理化性質。隨著打印復印工作量增加,室內顆粒物污染水平逐漸增加,會導致較高的顆粒物峰值濃度。
考慮到打印機釋放顆粒物粒徑小于900nm,極易到達呼吸道深部及其肺部組織,并因其復雜的化學成分,從而可能導致更大的健康危害;打印機釋放顆粒物中多環芳經含量的顯著增加,也引起人們對顆粒物致癌風險的擔憂。因此應重視打印店員工吸入暴露顆粒物的健康風險??蒲腥藛T將進一步開展超細顆粒物研究,制定出超顆粒物的職業接觸限值,以保護公眾健康。